政府研究構建「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」,提升南大嶼海岸一帶的生態康樂潛力。土木工程拓展署的可持續大嶼辦事處將進行兩項研究,探討及提出善用南大嶼一帶,即是長沙、水口、石壁和貝澳的天然和歷史文化資源,作為生態旅遊及可持續康樂用途。當局提出,在長沙及石壁以康樂活動作為主線,將長沙打造成為家庭及不同年齡層的訪客,提供動靜皆宜活動設施的康樂樞紐,包括歷奇體驗、水上衝浪、以至沙灘漫步、親子暢泳及休閒賞景等。

可持續大嶼辦事處副處長卓巧坤在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上表示,政府建議在長沙增建碼頭,讓訪客可由市區、離島及大嶼山其他景點乘船前往,沿途欣賞海岸一帶的美景。她又指,在住宿發展方面,當局會評估私人機構或投資者參與個別項目的可行性,一方面引入市場創意和資源,另一方面減低政府開支的負擔。

政府料區內假日每日增4000至6000遊客

委員會主席、工程界盧偉國表示,南北大嶼絕對可做到「無處不旅遊」,為遊客提供不同形式及互補的旅遊體驗,其中北大嶼主要是圍繞機場有不同景點,而南大嶼就可讓遊人接觸及探索大自然。他認為,南北大嶼的交通聯通極為重要,質疑在「基建先行、創造容量」的策略下,當局對容量的眼光是否放得太低。

發展局副局長林智文回應指,政府構建「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」時會採用突破思維,例如利用綠化地帶發展旅遊設施,亦會提供優質的渡假住宿,期望發展成本地較獨特的旅遊景點。他又預料政府提出的各項擬議設施落成後,南大嶼在假日期間的旅客數目,每日將增加4000至6000人,強調會小心處理區內承接能力,會增加交通配套及住宿設施,計劃在南大嶼長沙增設約90個車位。他說,當局會同時兼顧發展和保育,盡量保持區內的寧靜氛圍,讓居民及遊客都覺得當區舒服及幽靜,因此會鼓勵遊客利用水路前往當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