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府暫緩實施垃圾收費,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表示,未來會考慮是否由每戶按量收費,改為每幢大廈按量收費,由住戶攤分費用。謝展寰在一個電視節目表示,原計劃每戶收費的模式,似乎未有其他地方採用,他舉例台北推行垃圾收費,也是每幢大廈收費,認為可免除清潔工分辨無使用指定袋垃圾的麻煩,也不用將法律責任放在他們身上。

謝展寰又表示,很多地方都不採用每戶收費,是因為會令不守法的人,將垃圾丟棄到公用地方。他指,香港只要有一、兩成人不守法,就會有幾十萬人亂丟垃圾,就會產生很大問題。

至於每幢大廈收費的做法,會否減低市民減廢的誘因,謝展寰就認為,不肯減廢、製造較多垃圾的住戶,到時會被其他住戶認為不負責任;業委會亦會有誘因,思考如何減少垃圾費用,例如鼓勵大家更多使用回收桶等,將有助建立減廢回收的文化。他認為,推行法例時,要有減廢文化配合,如果只側重於一方,可能會引起反彈。

劉國勳:或令人有「搭順風車」心態

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、民建聯劉國勳認為,每幢大廈按量收費的做法,對市民培養回收習慣的作用將會大打折扣,亦會令有人有「搭順風車」的心態,難以達到以徵費推動減廢的目的。他認為,目前討論未來重推垃圾收費的模式,是言之尚早,目前最重要是培養市民回收習慣,待各項條件成熟,再討論下一步做法。

環境局:謝展寰只是介紹一種收費方式  沒傾向性

環境及生態局晚上在社交平台帖文澄清,指謝展寰近日在多個訪問提出不同污者自付方向,也提及有地方不實行垃圾收費,在電視節目提出大廈按幢收費,只是介紹一種外地採用的垃圾收費方式。局方指,政府目標是減少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,無意藉垃圾收費為庫房帶來額外收入,局方未來一年會就如何優化計劃作進一步調研,現階段沒有任何傾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