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博報道指,本港銀行內地客戶的數目過去一段時間大幅增加,吸引數以10億計資金流入,主要存入定期存款、購買債券和保險,以獲取較高的利息回報。

報道指,匯豐控股(00005.HK)第一季度在香港吸引超過13萬名新銀行客戶。中銀香港(02388.HK)去年新增20萬名跨境客戶,而恒生銀行(00011.HK)的非本地居民新開戶數目,去年急升 342%。渣打銀行(02888.HK)較早前為吸引內地客戶,提供高達10%的短期存款利率。

報道引述滙豐香港區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主管伍楊玉如說,內地流向離岸市場的受管理資產出現大規模增長,香港是內地客戶尋求海外投資的第一站。香港保險業監管局的數據顯示,本港首季面向內地游客的保險銷售額急升62.6%,達到 156 億港元。同時,首季度香港零售基金的淨流入額,達到38億美元,創下三年來的新高。去年全年,香港註冊投資基金的資金淨流入增長 93%。

伍楊玉如表示,匯豐吸納的資金有一部分流入定期存款,以鎖定較高的利率,主要是美元和港元。她說,在疫情後,越來越多地內地客戶希望資金有更多的保障。匯豐首季新增的13萬名銀行客戶中,約60%為非本地居民,很大部分來自內地。

渣打銀行首季的財富管理業務的營收亦增長21%,主要由於新客戶和淨新增資金增加,其中淨新增資金按年翻一番,達到110億美元。

研究公司 GlobalData 亞太區內容主管 Andrew Haslip 表示,內地富裕投資者的離岸投資明顯上升趨勢。內地富裕階層的海外投資比例,從2021年的約28%,上升到2023年的51%,可能受惠各項跨境投資計劃。其中理財通4月南向銷售額,從去年同期的3.82億元,激增至223億元。而理財通的投資限額,2月份提高至300萬元人民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