環境及生態局發表《香港氫能發展策略》,計劃明年年初提出修例,規管氫氣生產和應用,並制定安全指引,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指,機電署早前進行安全風險評估,確定氫能車輛在安全設計下,能使用隧道,相信現時的氫能巴士,短期內能行經隧道。他表示,明白社會關注氫能安全,但石油氣比氫氣重,可以積聚,強調氫能應用,比石油氣更安全。

當局表示,會審慎推進氫能,先使用以化石燃料為原料的「灰氫」,待技術成熟,考慮成本效益,才使用更環保的「藍氫」及「綠氫」。謝展寰指,目前氫能價格相對高,尤其更環保的「綠氫」,比「灰氫」貴1至4倍,就算有政府基金的津貼,亦難以大規模使用。他相信,當「灰氫」法規及標準成熟,氫能價格會因大規模生產而下降,成本效益比其他零碳能源,例如太陽能發電等高,就能大規模使用氫能。

當局擬修例規管氫能生產應用

當局提出「完善法規」、「制訂標準」、「配合市場」和「審慎推進」四大策略。由於香港尚未有專門法例規管氫氣作為燃料的安全使用,以致研究和試驗氫能應用有困難,當局明年上半年會提出修訂《氣體安全條例》,為規管用作或擬用作燃料氫氣的生產、儲存、運送、供應及使用,提供法律基礎。

氫能供應方面,當局指,由於香港可再生能源的天然資源不足,製造「綠氫」的成本效益有限,因此長遠探討以創新技術製造「綠氫」外,政府需考慮從內地和其他地方輸入低碳氫能。謝展寰指,考慮氫能運輸及生產成本後,認為內地氫能有更大優勢,他指目前內地氫能供應仍然有限制,但相信隨著氫能發展,長遠能穩定供應香港。

當局會探討透過新能源運輸基金,研究建設氫能儲存和加注中心。當局亦將研究在不同地區設置加氫設施,包括將現有加油站或石油氣加氣站,改建為集加氫與充電於一體的綜合能源站。政府亦會與內地和海外氫燃料電池車生產商加強溝通,探討引入更多適合本港測試的氫燃料電池車輛型號。

政府會擴大氫能源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職能,將統籌和制定氫能應用相關技術標準和指引,為各項氫能廣泛應用和商業化路徑,提供建議,並支援人才培訓,推動氫能普及化。

目前14個氫能試驗項目中,氫能巴士已經投入服務,本地第1個公眾加氫站也在建設,預期今年稍後可投入運作,屆時食環署會啟動3輛氫能洗街車的試驗計劃,至於港鐵以非載客形式測試氫能的有軌電車計劃,亦在準備階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