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界立法會議員陳振英接受本台訪問,談到香港金融業各方面發展都取得新突破,業界一直與特區政府配合得很好,盡量在金融科技、數字經濟、綠色金融等領域把握發展機遇。他指,延長及擴大「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」範圍、增加數字人民幣試點、研究數碼港元應用場景、以至計劃推出國際結算銀行轄下多種央行數碼貨幣跨境網絡(mBridge)項目,都反映香港能跟上及配合金融業發展的時代潮流。

他又指,本港金融業發展亦能受惠於大灣區互聯互通,指國家今年初公布的「三聯通、三便利」措施,能方便港澳居民跨境投資,並可直接循官方渠道匯款到內地置業,毋須像以往般「螞蟻搬家」。他說,互聯互通下一階段突破,是深化兩地徵信合作,以更凸顯香港的橋樑作用,同時銜接國際投資者和內地市場,為不同人士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服務,累積更多不同經驗。

金融網絡安全風險與日俱增 需讓業界更安全地加快轉型

數字轉型方面,陳振英表示,銀行對信息科技和數字技術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,銀行的網絡安全問題亦越趨複雜,「眾所周知,黑客和網絡犯罪分子經常意圖入侵銀行系統,機構和個人賬戶風險與日俱增,所以我們加大了資源,投放在金融網絡安全和資訊安全方面」。他指,銀行學會、金管局及應科院目前亦正合作,為銀行業推出網絡安全培訓及認證計劃,讓業界能更安全地加快發展轉型步伐。他又說,數據增長及更新迭代,金融界要更深入了解客戶,不能再單靠客戶經理作為媒介,要善用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提升客服水平,確保驗證資料的有效性、更準確預測客戶需求及改善流程等。

至於綠色轉型,陳振英認為,大眾都期望金融機構肩負起環保和社會責任,指本港去年綠色債券市場規模達300億美元,預料隨著生態不斷完善,加上內地有龐大資金需求,每年或有最少3至4萬億元人民幣綠色投資,相信香港綠色及可持續金融的發展,包括碳市場、碳交易、綠債等領域,將成為下一階段的增長亮點。

銀行業設330億融資基金 助中小微企科創轉型

陳振英說,香港金融業當然有實力及能力轉型,指銀行每年賺取的利潤,都可以再投資在科技發展上,包括引導傳統行業走向綠色發展,「按不同企業所屬行業、財務指標、信用評級等,用不同的授信政策,即是貸款政策,產品貸款期限和擔保方式都會有差異化」。他談到,業界會有一套特殊的方式協助中小微企,例如部分企業在疫情後現金流不足,業務未能恢復至疫前水平,營運成本亦不斷增加,有本地主要銀行就推出330億元融資基金,專門讓中小微企進行科創轉型,同時協助他們投入綠色環保範疇。

對於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形容,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「底色」,陳振英指,綠色發展涉及大量資金投入,亦要有很多服務配合,有機會衍生「漂綠(greenwashing)風險」。「如果我們不注意這件事,有客戶刻意誤導消費者,令銀行借錢給他進行根本不符合綠色環保概念的項目,就會有法律和信貸風險,亦會影響其他客戶的信心,不利持續發展。以往沿用的管理機制未必能夠配合新的風險因素,所以我們需要有新措施。」他說,金管局已參考國際做法,上月正式發布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,清楚定義何謂綠色項目工具,減少銀行業受「漂綠風險」的影響;立法會本月底亦會討論是否就「漂綠」訂定專屬法律,以加強規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