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法會通過增設引入非本地培訓護士途徑的草案。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表示,本地護士人手不足是不爭的事實,在確保專業水平的前提下,引入非本地培訓護士,紓緩公營醫療體系和社會福利界人手不足的情況,可謂刻不容緩,無意改變本地護士作為醫療體系骨幹的角色。盧寵茂又指,醫療衛生界一直奉行專業自主,草案建議引入非本地培訓護士的建議,是經過護士管理局和業界深入討論得出,草案對來港執業護士的專業能力有一定要求,非本地培訓護士是否符合資格,就由管理局決定,管理局亦有權施加執業條件,充分體現管理局作為規管機構的角色。

法案委員會主席、醫療衛生界林哲玄表示,香港護士人手短缺問題嚴重,前線同事工作量超負荷,壓力巨大,草案對增加護士人手具有積極意義;不過,他關注有限度註冊或登記的護士,可以在安老院舍或殘疾院舍工作,擔心他們未必熟悉香港的溝通習慣,而院舍未必有足夠的上級護士培訓和監督。他建議政府考慮利用現有的護理服務機構,例如普通科門診、地區康健中心或公立醫院,培訓和監督這些護士,或者由這些機構負責聘任,收取費用派駐院舍,有規模和完善護理人員架構的院舍除外。

選委界周文港表示,本地培訓護士無法追趕人手需求,加上公營系統護士長期供不應求,引入境外人才是十分必要。此外,特區政府近年來致力發展基層醫療,引入護士已是刻不容緩,大家不應因為個人的保護主義,而對非本地培訓護士的執業作無謂的阻撓,否則全社會都要為這種自私行為「埋單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