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對父母都寄望子女健康成長,但一些處於「存活線邊緣」的極早產嬰兒,即懷孕23至25周就出世的話,有健康及智力發展問題的機率就會大幅提高;若懷孕未滿22周,嬰兒的器官更可能未成熟。
瑪麗醫院3年前就成立關愛團隊,特別照顧這類極早產嬰兒和他們父母的需要,包括身心靈健康,會透過客觀臨床數據評估家庭需要,協助父母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,至今已服務逾20對父母。
早產婦稱幸得護士鼓勵 指專業意見及數據令父母安心
先後誕下2名早產嬰的葉女士是其中一名受惠者。她最初並不相信自己早產,後來感覺身體有明顯徵狀,幸好有護士鼓勵,加上丈夫陪伴,兩名嬰兒最終順利出生、健康成長。
「如果沒有這個團隊,在完全沒認知之下,可能自己上網搜尋了很多很廣泛的資訊,會令自己更加害怕。但有專業意見及數據之後,你會覺得原來早產嬰兒,都不一定有事,很多機會的。我真的覺得早產嬰兒的生存意念都很強,雖然他們很早出生,你見到他插滿喉,但其實原來他自己都很努力生存。」
跨專科團隊可改善醫患溝通 及早制訂治療方案
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顧問醫生黃小珍表示,根據國際研究,懷孕23周出生的早產嬰兒,存活率只得約40%,懷疑24周和25周,就會分別增至60%及70%。她指,團隊最擔心早產嬰出生後的發展,指24或25周出生的嬰兒,每7個就有1個有機會是嚴重殘障;而23周的嬰兒,嚴重殘障的機會更提升到每4個有1個。
瑪麗醫院婦產科副顧問醫生司徒天欣表示,院方成立關愛團隊前,若有孕婦早產,要先由兒科醫生分析數據,之後再與婦科醫生一同制訂方案,溝通並不完整;但現在有整個團隊一同會見準父母,可立即解答他們的問題。
「兒科醫生、產科醫生、護士及助產侍,整個團隊一同會見孕婦,例如她想知道兒科方面的資料,他們又可以立即答到,孕婦一有想法,我們就會立即記錄低。大部分問題都出現在半夜時分,只有當值醫生團隊,所以如果我們有良好的溝通,可以在最初釐訂出清晰的計劃,當值同事就可以很容易跟進。」
籲極早產嬰父母勿後悔 否則難走出傷痛
瑪麗醫院婦產科部運作經理陳喜嬌指,團隊不會為極早產嬰兒的父母做決定,而會陪伴和支持他們,提供所需資訊。「很多時都見到家長有後悔的一刻。助產侍要站在專業的立場,告訴他們,當他們做決定的時候,不會知道將會發生甚麼事。選定一條路,就不要回想轉頭,否則就走不出傷痛。因為我們都見到很多父母,經常會質疑自己是否選錯,所以我們最重要就是陪伴他們、支持他們的決定。」
團隊又指,一旦父母選擇紓緩治療,醫院會提供舒適和安靜的環境,讓父母與嬰兒渡過最後時刻,亦會提供冷凍床,盡量保存嬰兒的原貌,同時鼓勵父母為嬰兒改名及影相,並為嬰兒做手掌或腳掌模型以作留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