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鎖健身美容中心「舒適堡」結業,消委會截至下午4時,接獲1000宗投訴,涉款逾3100萬,損失最多的一單涉及65萬。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在電台節目指,「舒適堡」在無能力提供服務下,仍然銷售課程,並要求顧客一次過付款,可能涉及不當地接受付款,違反《商品說明條例》。

黃鳳嫺指,有新投資者以新品牌接手營運舒適堡灣仔分店,但相關資料仍不清晰,如消費者接受由新公司提供服務,需留意是否需要加錢,及合約時限有無改變。她指如消費者不接受新公司服務,舒適堡及新公司都有責任向消費者退款,又指近期才透過信用卡繳付健身會籍的顧客,可以嘗試聯絡發卡公司申請退款。

員工到警署備案 過百職員稱被拖糧

早上有7至8名舒適堡現職健身教練到警署報案。有健身教練指,舒適堡結業前沒有任何通知,員工均感到突然和錯愕;又指舒適堡面臨財政困難,但本月較早時仍向員工表示,若成功推銷客人購入超過3萬元的會籍,會有多1000元佣金。他認為當中涉及欺詐成份,要追究公司的刑事責任。

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指,舒適堡結業後,接獲過百名健身教練及美容師求助,指公司欠供強積金兩個月及欠薪一個月,估計拖欠薪金涉1500萬元。鄧家彪在電台節目指,有舒適堡健身教練近月被公司要求加強推銷,包括以8000元續10年會籍,職員已察覺到公司面臨財政困難,至於新投資者將以新品牌接手營運,但至今仍未通知舒適堡會員及員工,關注新公司會否免費承接舒適堡健身會籍,及解決員工欠薪問題。

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指,接獲約40名顧客求助,涉款最大的一單約24萬元,認為政府要加強監管預繳式消費。

有舒適堡健身會員表示,年初以約1萬元續10年會籍,另外購買私人教練堂,相信無法追回損失,即使灣仔分店有新公司接手原址重開,但因位置不方便,不會使用服務。有去年11月入職的健身教練指,公司曾多次遲出糧,已經察覺到公司面臨財政困難。他又指,接手營運灣仔分店的新投資者,透過舒適堡的前經理,提出以時薪100元,完成舒適堡已簽約的教練課程。他批評待遇不合理,不會為新公司提供服務。

業界:傳統健身中心推銷模式被淘汰

香港健體專業人員總會會長王曉山指,傳統健身中心佔地大,租金貴,主要收入來源是私人教練服務。他相信目前經濟下滑,顧客購買教練課程意欲低,影響公司現金流導致結業。王曉山指健身教練推銷課程的經營模式已開始被淘汰,認為顧客追求私人空間,近年興起的24小時開放的自助健身中心,提供彈性,更受顧客歡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