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委員會開會,討論管理后海灣蠔類養殖活動。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,后海灣現有約1萬個蠔排,政府正進行清理,預計壕排數目最終可能低於1萬。

立法會議員陳凱欣認為,現時港人多食用外地生蠔,未來或可以食用本地生蠔。謝展寰回應指,考慮到流浮山人口密集、受污染風險情況高,不打算向食用本地生蠔方面發展。

漁護署:考慮用無人機監察蠔排

漁農自然護理署副署長黎存志表示,工作小組去年5月的凍結調查顯示,后海灣當時有超過1.4萬個蠔排,隨後小組要求相關蠔民提交蠔排的養殖記錄作核實,並向他們發出載有獨特編號的標記,要求他們將標記繫於蠔排,至今共收到125個蠔民回覆,合共約1萬個蠔排,有4000個蠔排無人認領,當中部分蠔排已陸續被蠔民移走、甚至移出香港水域。初步估算剩下100至200個蠔排,小組需再覆檢標記的真確性。當局未來會考慮使用無人機認證蠔排,在蠔排上繫上二維碼標記,以便實時監察及管理壕排。

謝展寰:冀協助蠔業現代化及品牌化

民建聯漁農界立法會議員何俊賢建議當局建立蠔業展示館,相信所創造的經濟產值能帶動文體旅發展。謝展寰表示,長遠希望協助蠔業現代化、品牌化,並善用蠔業的歷史、文化,於流浮山發展生態旅遊,希望亦能支援蠔業的發展。
 
黎存志指出,現時的蠔排面積不一,希望將來在租約條款訂立準則,確保蠔排總面積不超過上限,以控制蠔排可持續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