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髓移植復康會8月以問卷形式,成功訪問125名曾接受異體骨髓移植的患者,發現過半數病人曾在術後患上「移植物抗宿主病」,即出現排斥反應,或會影響多重器官。排斥反應的常見病徵包括出紅疹、眼睛及口腔黏膜變薄,甚至潰瘍,嚴重者肝功能會變差及組織纖維化,或需長期配戴氧氣樽,另外亦有患者需要換肺。

10年前確診急性淋巴癌的鄭女士,發現患病時已到第三期,需要接受異體骨髓移植,術後住院1個多月,期間皮膚十分乾燥、冒出大量紅疹,證實屬排斥反應。她出院後的情況持續惡化,走路時會喘氣,肝功能只剩70%,甚至有長達4年出現口腔潰瘍和腫痛的問題,最嚴重時要用飲管吸食粥水及飲用營養奶,體重急跌近10磅。排斥反應亦令她如廁時感到疼痛,以及淚水分泌過少,導致眼睛乾澀,外出時甚至要每走10步就停下來滴眼藥水,亦需長期戴帽子及太陽眼鏡。

骨髓吻合程度越低 排斥機會越高

血液及血液腫瘤科醫生李國維表示,捐贈者和受贈者的年紀越大,或者骨髓吻合程度越低,病人出現排斥的機會就越高。急性排斥反應一般會在移植後首100日內出現,常見病徵包括出紅疹、肝功能下降及腹瀉等,患者或因消化道不適,誘發嚴重併發症,甚至死亡。慢性排斥則會於移植100日後出現,患者的眼睛、口腔及生殖器官黏膜會變薄、乾燥,甚至潰瘍,亦有患者會關節僵硬及組織纖維化。

他又解釋,有別於器官移植,在骨髓移植的過程中,「新移植的骨髓所製造的白血球,會建立出捐贈者的免疫功能;而外來的骨髓可以說是異物,不是患者本身體內的東西,所以外來的白血球,就有機會對抗病人,影響的不是單一器官,而是身體很多不同的器官或組織」。

髓康會冀將更多藥物納入安全網

李國維表示,出現排斥的病人一般會獲處方俗稱「肥仔丸」的皮質類固醇等免疫抑制劑,藥物副作用包括水腫、體重增加、腎功能受損及血球減少等,近半數患者可於7年後停藥。

髓康會主席梁嘉兒則期望,隨著藥物及治療手法不斷進步,相關副作用會進一步減少。她又促請政府將更多新藥納入安全網,減低病人的長期負擔,並呼籲市民支持和登記捐贈骨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