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1+」審批機制將由下周五起擴展至所有新藥。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在本台節目指,過往本港在藥物審批採取較保守安全的「第二層審批」,但認為長此下去便會落後,採取較積極的審批制度可加快提供藥物,並透過提供更多選擇降低藥物價格,有關工作亦可轉化成為產業經濟,配合大灣區龐大市場,可以吸引內地生物醫藥企業來港,推進科技創新。

盧寵茂在本台節目指,「1+」審批機制由去年11月開始,至今已有超過80間藥廠、共200多款藥物有意申請,當中有5款藥在短時間內通過機制審批,第一款獲審批治療結腸癌的標靶藥,已經進入專科藥物名冊,病人不需要通過繁複程序使用藥物,亦可透過醫管局標準收費使用,藥物的價錢將減低約三成。他認為擴大審批機制可以令病人得益,重申審批機制一直強調質量、安全及效果,而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亦會根據本地臨床數據評核,再作出批准,不會因想加入更多新藥而「放水」。

盧寵茂:須盡早進行醫療體系改革

盧寵茂又指,隨著本港人口老化及醫療科技進步,在醫療上是時候做較大的改革,加上新設的基層醫療署,可以提供更多的慢病管理等的工作,將可以分擔衞生署治療方面的工作,因此新一份《施政報告》,提出審視醫療體系的定位及目標,改革醫管局、衞生署及基層醫療署的分工。他形容有關改革對本港非常重要,是「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」,必須盡早進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