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港各項輸入人才計劃截至上月底,共收到38萬宗申請,當中約16萬名人才已攜同家人抵港。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上,勞聯的周小松指,對《施政報告》有關保障勞工方面只是重提去年措施感到失望,本港近期已有不少行業出現欠薪及結業,但當局仍大規模輸入人才,擔心會影響本地工人就業。

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表示,據統計「高才通」已為本港帶來340億元直接經濟貢獻,等同1.2%本地生產總值,本港失業率保持在約3%,代表勞工市場仍然有欠缺。孫玉菡又指,經「高才通」來港的高收入人才中,當中四分一會選擇創業,不單不會「搶飯碗」,反而會為本港開拓新職位。他又指,按人力數據推算,本港技工會出現約6萬人短缺,現有經「補充勞工優化計劃」來港的工人不會取得居留權,難以長期填補缺口,《施政報告》提出的輸入指定技術專才,必須是35歲以下,亦設有配額,同時會繼續加強本地技工培訓,保障本地工人就業。

議員關注人才計劃續簽指標低於申請 孫玉菡:指標較過去有四成增長

選委界議員尚海龍指,《施政報告》提出目標在未來3年至少有5萬名抵港人才成功續簽,遠比申請宗數低,關注當局是否沒有信心令人才繼續留港。

孫玉菡表示,《施政報告》所定的指標,對比過去成功續簽的個案已有四成增長,代表政府有信心成功續簽的人數會上升。他又指,部分輸入人才計劃是以工作為本,來港人才未必以留港為目的,當局會努力達成有關指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