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管局公布醫院系統管理檢討委員會報告,根據五大範疇,包括管治與責任、安全文化、合規性與監察、事故管理,以及促成因素,提出31項改善建議,並宣布成立「管治及架構改革委員會」,進行管治與責任有關的改革工作。
霍泰輝:公立醫院權責不清
委員會主席霍泰輝表示,在管治與責任方面,現行的公立醫院運作系統權責不清,導致責任含糊。報告建議,可建構高層人員病人安全問責框架,將安全指標納入表現評核,讓高層管理人員對病人安全承擔責任。
醫管局主席范鴻齡以醫管局總部、聯網、醫院,以及前線均設有質素及安全部門為例,指發生醫療事故時不知道應由哪一個部門負責,亦不應只追討前線的責任,最終只能不了了之。他希望可以釐清各管理層的責任,讓員工知道問題所在;委員會亦正考慮設立賞罰制度,並記錄於醫護的個人檔案。
在安全文化方面,霍泰輝指,新入職年輕醫護人員缺乏足夠培訓,導致理解病人安全的原則和實踐時出現偏差;亦承認醫管局近年流失不少有經驗和資歷的員工,導致病人安全方面的知識傳承及培訓工作未能追上發展,亦會促成安全風險。報告指,人手短缺及工作量與日俱增,令前線員工分身不暇,增加出錯的機會,建議醫管局要繼續努力挽留人才,同時要利用科技減輕人手工作,進一步改善電腦系統及程式,理順工作流程。
委員會:下級醫護不敢向上級反映問題
霍泰輝提到,委員會亦認為部份員工不能坦誠溝通,舉例指下級員工因根深蒂固的階級觀念,即使察覺有不妥當的事情仍不敢向上級反映,錯過了防止或阻截潛在安全風險的機會。報告建議鼓勵非懲罰性通報,營造「敢言文化」,建立坦誠溝通環境。
霍泰輝又指,本港的公立醫院每年、每10萬人中會出現0.32宗醫療風險警示事件,相比起擁有先進醫療體系的美國、英國、澳洲等地更少,反映本港的醫療工作不俗,但仍要不斷自我檢討和改善,提升醫療質素及病人安全,務求做到百尺竿頭,更進一步。
以革命性措施改變 增聘非本地醫護紓人手不足
范鴻齡希望,醫衛局要求深化改革,希望以革命性措施徹底改變現有系統。過往出現事故時,根源分析委員會找出問題後會增加指引,導致指引冗長繁複,坦言前線醫護工作分秒必爭,無法逐項跟從,未來會重新審核指引,確保有效性。他又指,將尋找社會上對管治熟悉、有公信力,以及醫管局以外的人士,協助制作切實可行的架構和管治措施。
對於人手不足的根源問題,范鴻齡表示,醫管局工作量繁重,本港醫生數量遠比海外低,重申前線同事已盡力為市民服務。醫管局正全力聘請非本地培訓醫護人員,直至昨日,醫管局已有350名非本地培訓醫生,佔總醫生5%。自7月通過《護士註冊條例》,已收到約600份有潛質的申請,至今已聘請70位護士,未來會繼續增聘人手,減低前線人員工作量,亦會透過科技減低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