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於香港仔黃竹坑道的私立中小學漢鼎書院,有一批家長投訴指,未能取回約60萬元學校建校債券款項。其中一名家長錢太表示,她早年向漢鼎書院購買了60萬元建校債券,當時條款列明,每年扣除4.5萬元後,家長可於學生畢業或退學後1年獲全數退款。她於是安排女兒在2021年8月入讀該校,但其後因不適應國際課程,翌年約3月轉校,並按債券條款列明的要求、步驟和日期,於前年12月提出申請退款,校方亦表明去年12會安排退款,但至今未有兌現。

錢太表示,學校周一召開家長會,表明目前校方欠債約1億元,包括8000萬元未償還債券,以及2000萬元租金,要求家長給5年時間校方,目標招收百多名學生,再逐步還款;早前亦曾提出每月分期還1萬元的方案,但始終未有落實。

她說,校方一直態度良好,但就採取「拖字訣」,形容分期還款的方案似乎虛無飄渺,反問學校憑甚麼覺得5年後可以還清款項或達到收生目標。她認為,負責人根本沒周詳規劃,而且有賬目不清的嫌疑,質疑有人挪用公款,要求警方徹查。

家長:即使損失60萬 都要讓法律及執法機構介入

至於為甚麼事件拖延約1年才報警處理,錢太解釋說,一眾家長都不希望漢鼎書院倒閉,以免影響在校學生,但他們嘗試過以不同方式處理,包括諮詢議員和律師意見,結果都投訴無門,教育局亦以書院屬私立學校為由拒絕介入,令他們只能透過報警維權。她又談到,早前有家長向學校提告,後來取回款項並撤回指控,惹起其他家長不滿,認為不公平。

「我們沒有信心能拿回60萬,但就算損失了,我們都要讓香港法律和執法機構介入,如果確實有違規違法就追究責任,總會有一個答覆給我們吧!為甚麼香港教育局就管不了國際學校呢?沒想到號稱法治的香港社會,竟然會有這樣的國際學校出現。教育局說不管,其他部門可以管嗎?」

錢太說,據她理解,大部分國際學校都會要求家長買債,金額介乎20萬至80萬元不等,而且款項可以退回,因此她當年認為可以接受。她強調,求助的家長均有看清楚買債條款,「不存在上當、受騙、活該」。

梁熙引述家長指 校方已全數動用收到的款項

立法會議員梁熙表示,已接獲逾50名家長求助,每人都購買了60萬元或以上的債券,總金額逾3000萬元。他又引述家長指,校方數月前亦曾召開會議,簡報學校的現金流狀況,指基本上學校收到的錢,包括學費和債券都已全數動用。

他又分析漢鼎書院的營運模式,指校方專門吸引內地及海外新移民或插班生入讀,例如攜同眷屬來港工作的專才,或要為子女安排就學,但無論本地抑或國際學校,要插班都有困難,校方就會要求家長購買建校債券或捐獻,讓他們較易換取學位。他又指,這類費用主要可分為可償還債券,以及不可償還的建校費;前者一般可於學生畢業後1年申請退還;後者則涉及約500萬元,家長一旦找到人「接火棒」才可轉讓。

至於為何漢鼎書院的財務狀況會面臨「爆煲」,梁熙認為,是由於教育局目前只規定學校須公開學費、住宿費及膳食費賬目,毋須公開其他收入,變相令家長無法監察學校財務狀況;而在這種情況下,學校繼續收生,家長就可能有如將錢掉進黑洞。他促請政府檢討現有機制,讓家長一同監察學校財政。他又建議有需要的家長,考慮循違反《商品說明條例》的方向,向海關舉報;若校方確實無力償還款項,家長亦可循刑事途徑,尋求控告校方詐騙,但起訴門檻較高,需時亦較長。

朱國強:審批機制難杜絕私校濫發債券

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指,私立學校往往會向家長徵收建校債券、提名權等費用,部分不會給回。今次漢鼎書院事件反映教育局即使有審批的機制,都不能夠杜絕私校濫發債券的問題。

現時即使學校遇上財政困難,或者不還錢,都可以繼續利用家長的信任,以各種名義向家長借錢。朱國強認為,相關做法不可接受。教育局亦不應該等到學校「爆煲」時才要求校方停收錢,而是在審批階段和每年審核時檢查學校財政狀況,及早發現問題。局方也應該要求校方預留足夠儲備。指以往有學校因財困影響交租及支付教職員薪酬,呼籲員工若受影響,應向工會求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