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台統計發現,立法會去年批准開設或保留12個首長級有時限編外職位,平均月薪17至28萬,總開支超過4200萬。目前政府有94個相關職位,上個財政年度年薪涉及2.37億元,按年增長一成九。有學者認為,財赤下應該善用人手,不應該一有新政策就開位。

去年開設或保留12個首長級限時編外職位   平均月薪17至28萬

立法會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,去年開了8次會,討論開設或保留12個首長級有時限編外職位,全數獲財委會批准。

其中3個新開的,是處理簡約公屋和簡樸房的房屋局職位,為期2至6年。引進重點辦公室,就申請開設3個為期3年期的職位。2019年開設的大灣區發展專員職位,原本去年到期,政府申請延長多5年,同樣獲批。這12個編外職位,月薪介乎17至28萬,連埋福利,每年開支超過4227萬。

95個職位比2022年多一成半   上個財政年度年薪開支2.37億元

翻查紀錄,政府現時有95個首長級有時限編外職位,數字同2023年少一個,同2022年比,就多了一成半。上個財政年度,首長級有時限編外職位的薪金,涉及2.37億公帑,按年增加一成九。
 

學者指財赤下不應一有新政策就開位

中大政務與政策科學學院教授盧永鴻指,近年政府政策多元、層面廣,的確需要更多人手落實政策滿足市民期望,但面對龐大赤字,不應該一有新政策就開位。「政策統籌的工作量是否重到需要開設新職位,現存的首長級公務員能否兼任?政府應該重新調配資源,而非一有新政策就新增加職位。舉例有現存政策目前不急於推行,能調配人手處理新政策。 」他又指,政府要審時度勢,不能延續以往財政充裕時的做法,否則面對財政壓力,政府就會受到市民批評。

他又指,有時限編外職位為期2至6年,時間不算短,建議加入中期評估,檢視開位的成效,同時增加透明度。

人事編制委員會小組副主席何俊賢指,議會已經對政府「開位」已經守得好緊,檢視開位是否有實際需要,又指民生問題始終要解決,並非不花錢就能解決財赤。他指,政府長遠要審視公務員體系,提升效率,才能令市民覺得用得其所。

局方指有時限編外職位確保公共資源運用得宜

公務員事務局回覆查詢,指有時限編外職位是為應付有時限的工作需求,或協助督導常額職位職務範圍外的特定項目,做法可確保公共資源運用得宜。整體首長級公務員職位數目,佔公務員總編制少於1%。

局方強調開設職位的建議,都有充分理據支持,有實質運作需要。為確保公共財政的可持續性,會繼續嚴格控制公務員編制。

記者:鄭梓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