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管局轄下香港中毒控制中心,去年接獲5325宗中毒諮詢個案,按年增約20%,亦是5年來新高。中心總監謝萬里表示,除自殘個案外,較受關注的3類個案,分別為吸食俗稱「太空油」的依托咪酯、被寵物蛇咬傷,以及注射肉毒桿菌後中毒的病例。

他又說,新冠疫情期間網購相當盛行,無論在網上購買日用品、化學物品、藥物,甚至蛇類等寵物,都似乎比以往容易,物流亦相當快捷,相信是引致中毒個案上升的原因之一。

有中年女性吸「太空油」後 要每3天剃一次鬚 

中心關注,過去一年,雖然因濫藥到公立醫院求診的個案數字下跌約10%,但與吸食「太空油」有關的個案就呈現升勢;逾130名患者,主要屬15至20歲或35至45歲群組,有四分之一均未成年,年齡最小只得11歲,死亡個案則有3宗。

毒理學參考化驗室顧問醫生張耀君指,「太空油」藥效只得5至10分鐘,吸食者很快會出現「吊癮」情況,而分泌出來的毒性則有可能持續一星期,或會令腎上腺製造類固醇激素的功能失調;其中有中年女性吸食「太空油」後,雄性荷爾蒙過多、月經紊亂、聲線變得低沉,甚至要每3天剃鬚一次。

他又指,不系吸食者都會對「太空油」產生很強的依賴性,戒斷時會出現焦慮情緒,身邊人亦難以提供協助,建議各界營造可控環境,幫助患者戒毒。

去年錄10宗肉毒桿菌中毒個案 其中8人於內地打針

中毒控制中心去年接獲10宗注射肉毒桿菌後中毒的個案,是8年來首次回升至雙位數,其中8人均在內地接受注射。中心顧問醫生陳志強相信,個案回升是由於內地部分針劑質素有問題,指有病人打針後數日,開始出現四肢無力、吞嚥和發音困難、眼簾下垂等症狀。「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藥物品質出現問題,或者用藥過量,或錯誤施行注射而導致中毒。」

陳志強又說,有女病人於內地注射「瘦腿針」後返港求診,其後更要轉送深切治療部,插喉協助呼吸,呼籲市民切勿在網上或不明渠道,購買及注射不明來歷的針劑。

青年遭網購寵物蛇咬傷 深切治安近一個月方出院

另外,中毒控制中心去年錄得5宗被非本地寵物蛇咬傷的個案。有青少年被網購的寵物蛇咬傷手指,出現持續性神經系統併發症,臉部和眼睛幾乎完全下垂,眼肌麻痺,持續流口水,全身肌肉乏力,肝酵素升高,並出現嚴重橫紋肌溶解症;最終要插喉兩星期,接受機械通氣治療,並要反覆注射抗蛇毒血清,先後5次進行血漿置換,在深切治療部留醫近一個月才出院。

中心顧問醫生王紹明解釋,就本地原生蛇類品種,醫管局一般都有儲備抗蛇毒血清,但如果是非本地物種,就未必能及時由外國進口血清,治療相對困難,呼籲大眾不要胡亂從網上或不明渠道購買寵物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