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鐵(00066.HK)去年多賺1.03倍,純利157.7億元,期內收入600.11億元,按年多5.3%。當中經常性業務利潤72.1億元,按年多68.4%;物業發展102.6億元,按年多3.9倍。派末期息每股0.89元,全年維持1.31元。
香港業務方面,經常性業務受惠本地鐵路服務及過境服務乘客量持續回升,以及高鐵香港段服務的強勁表現。香港車務營運總收入超過230億元,按年多14.3%,令EBIT虧損大幅減少至6300萬元,較前一年收窄94%。
港鐵去年在鐵路和巴士客運服務錄得19.5億乘客人次,按年增加3%,單計鐵路亦超過16億人次,較去年增加0.9%。羅湖及落馬洲過境服務實現自疫情以來的首次全年營運,乘客量較去年上升37.6%至9840萬人次,主要因為北上的香港市民增加。高鐵香港段則錄得乘客量 2670萬人次,部分原因是增加了新站點及加密班次。機場快綫的客量亦較按年增加21%至1310萬人次。
金澤培:去年總乘客量逾19億人次貼近疫前水平
港鐵行政總裁金澤培表示,去年本地鐵路和巴士客運服務總乘客量超過19億人次,逐漸貼近疫情前水平,不過過境鐵路和機場快線尚未完全恢復,或受內地口岸增加及消費模式轉變影響。高鐵全年則錄得2600萬人次。
物業業務方面,金澤培形容是收成期,去年與發展商共同發展的項目共提供約1萬個住宅單位,而來自早年將軍澳綫和南港島綫的多個物業項目已相繼入帳。他指物業收入除了為相關鐵路的興建提供資金外,亦支持長遠鐵路的資產更新、維護及維修。
金澤培:投資高峰期需考慮現金流 維持派息水平
對於多賺1倍但同時維持派息水平,金澤培表示物業發展收益主要是一次性,利潤每年都有變化,加上港鐵將面臨投資高峰期,考慮到現金流需求和市場方向而決定維持派息水平不變,未來需持續注重審慎理財,專注成本管理、優化資金安排及保持強健的資產負債表,以協助港鐵及香港透過新鐵路建設推動發展,融資方法會因應不同需求來決定。
金澤培指公司正進入新一輪鐵路投資及興建期,預計須投入1000億元,拓展鐵路網絡的同時亦建設新社區。公司近年已動工興建的項目包括東涌綫延綫、東鐵綫古洞站、屯門南延綫、小蠔灣站以及屯馬綫洪水橋站。
他又指,公司會繼續投放資源作維修、提升和更新鐵路資產,由2023年起合共5年的投放會超過650億元。物業發展方面,視乎施工及售樓進度,公司預期今年為「港島南岸」第三期和第五期、何文田站第1期和第2期及「日出康城」第12期的物業發展利潤入帳。
港鐵展望未來,雖然2024年經營業績令人滿意,但大部分盈利將用於現有鐵路綫的提升和更新,以及新鐵路項目的規劃與建設,這些項目需要龐大資金支持。
港鐵預期未來約12個月為東涌東站第二期項目及屯門第16區站第一期項目招標,並會持續推進《鐵路發展策略 2014》、《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》及《香港主要運輸基建發展藍圖》下的多個新鐵路項目。
港鐵物業及國際業務總監鄧智輝表示,港鐵東涌東站和屯門16區上蓋物業第1期,來年可提供2440個住宅單位,並估計天榮站、黃竹坑站上蓋,以及康城站和油塘通風樓等項目,可在未來12個月提供5000多個單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