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偉麟強調收費水平是市民可負擔
政府預料年底發布《中醫藥發展藍圖》,提出勾劃未來香港中醫藥的發展路向,位於將軍澳百勝角的首間中醫院,預計亦將於年底啟用。
醫務衛生局中醫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總監張偉麟,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上指,目前正研究中醫院門診收費水平,預料9月會有公布,強調會是市民可負擔的水平,而政府資助的門診服務,將佔中醫院整體服務約三分之二。至於中醫院護士招聘情況,他估計,開院初期只會提供門診及日間醫療等服務,大約需要20名護士,整體人手需求不大,強調重點是整個醫療團隊要好好磨合。
另外,截至上月,全港只有不足970名中醫師已登記參加「醫健通」,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陸瀚民認為,數字反映「醫健通」未被中醫界廣泛使用。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承認,使用率的確偏低,強調當局會與中醫界合作,加快推動業界使用電子病歷。
首間中醫院未必會聘請大量全職醫師
A4聯盟林素蔚關注,全港有約8500名註冊中醫師,分散在不同中醫診所,詢問當局如何確保有足夠人手,應對中醫院的住院和門診等需要。盧寵茂回應指,中醫院將是全港首次有中醫住院病人的醫院,的確需要更多人手應對,尤其是駐院中醫,中醫院會積極在外地招聘人手。
醫衛局提出,中醫院未必會聘請大量全職中醫,期望本地中醫師以兼職或榮譽員工身分,為醫院提供服務,又指中醫院發展重點是多方參與,本地3間開辦中醫藥學士學位課程的大學,均會派員到中醫院,提供服務、教學及科研培訓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