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港所有精英運動員,包括殘疾運動員,下月起的直接資助額將調升8.3%。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,出席體育委員會會議後表示,體育學院對上一次調整資助水平是在2020年,今次提出建議前,要考慮當年至今的消費物價指數升幅、市場薪酬趨勢,以及吸引體育人才的需求等因素,而委員會委員亦一致認為加幅合適。

至於成年隊標準資助額,下月起亦將由目前每月7130元,調升至每月1萬元。羅淑佩指,升幅已參考其他培訓計劃的全職資助水平,體育委員會委員一致同意相關調整,亦表達對全職運動員的肯定和鼓勵。另外,體院亦會為精英殘疾運動員,引入成年隊組別,以改善殘疾運動員的培訓階梯。

羅淑佩表示,調整資助是希望提升對精英運動員的支援,讓他們在相對穩定的經濟情況下訓練,強調體院運動員非「打工仔」或「員工」,他們付出的努力和投入的汗水,不能單以金錢測度,坊間將資助視為運動員薪酬的看法需要修正。她解釋,運動員除了有財政資助,亦會接受全面支援,包括住宿、飲食、教練費、醫療團隊等,相信這些協助已經足夠適切和全面。

最少8項運動升為精英項目 桌球網球維持A級

羅淑佩又宣布,未來兩年,桌球和網球將繼續成為A級精英運動項目,相關運動員可於體院接受全面訓練;殘疾人保齡球項目亦將繼續保持為B級。另外,最少有8個成績理想的運動項目,下月起將升為A級或B級項目,其中A級項目包括高爾夫球,B級則包括獨木舟及殘疾人游泳等。

羅淑佩指,越來越多體育項目升級,除反映運動員能力、在不同級別比賽成績不斷進步外,亦證明政府一直以來的精英體育政策方向正確。她說,當局會密切留意實際需要,以及體育活動發展情況,適當對運動員進行系統培訓。

被問到運動員是否必須打入奧運或晉身世界盃賽事,項目才有機會升級,羅淑佩回應說要彈性處理,指項目是否納入奧運賽項,要由國際奧委會決定,而網球等項目亦未必有世界錦標賽。她表示,過往部分巡迴賽或錦標賽都相當重要,但一些新興項目的重要性亦與日俱增,因此未來絕對有可能再彈性調整項目評級,亦必須有一套機制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