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府提出透過公營醫療服務收費改革,5年內將資助率由97.6%降至90%。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預料,落實首階段措施後,比率只能降至94%,往後是否再加價,要視乎引導效果再決定。

急症室不分級收費 能避免不必要爭拗

高拔陞在一個電視節目表示,急診室收費明年起加至400元,對高配套的急診室來說,是合適安排;又指首兩類病人,即是危殆及危急患者,與其他分類的病人分野非常清晰,不額外制定第4、5類,即次緊急和非緊急病人收費,是希望避免引起不必要爭拗。

他又指,政府目標是90%第3類病人,即緊急患者,可於半小時內接受治理,但現時達標率只得76%,期望日後加快處理緊急個案,同時減少非緊急求診人數,但預期市民不會一下子改變求診習慣,需時適應。

另外,現時在服務需求的高峰期間,急症室會實施退款機制,安排向放棄輪候的病人退款。高拔陞透露,正研究將安排恆常化,但可能仍會向已分流的病人,收取「分流費」。

料封頂機制申請不多 研恆常化退款安排

政府首次就公營醫療費用引入「封頂」機制,每人每年最多付1萬元,高拔陞表示,設申請程序會較合適,又相信個案不多。對於有醫生憂慮,機制會誤導市民,令部分人覺得長者留在醫院,比留在安老院好,高拔陞則回應說,會個別處理這類情況,強調若有毋須住院的病人強行留院,以享用免費服務,是太合適。

至於為何改革前未有諮詢市民,高拔陞表示,改革方案環環相扣,難以只修改部分措施,又指距離新措施實施仍有大半年時間,期間會聆聽意見及加強解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