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紅十字會國際及賑災服務主管程德君表示,正與國際及緬甸紅十字會緊密聯繫,得知緬甸有5個地區災情最嚴重,其中實皆省近70%建築物受損,大批民眾無家可歸,要將床褥放在街上暫時休息;災區有水井損毀,影響乾淨食水供應。她又指,緬甸多項基建在地震中受破壞,電力局部中斷,甚至有主要幹道和橋樑受損,影響運送救援物資進度。

程德君在本台節目說,緬甸每年都受風災、水災影響,加上政治環境等問題,本身已有很大的人道需要,包括有糧食危機,亦缺乏醫療設施,災後更開始出現傳染病,不少人腹瀉,擔心酷熱天氣加劇瘟疫爆發風險。她又指,當地出現的熱浪,除了令災民更辛苦,亦有機會影響救援進度。

程德君表示,現時緬甸各方面物資都相當短缺,呼籲大眾在救援和重建階段伸出援手,包括捐款。不過她指,賑災行動首要工作並非馬上將物資運進災區,而要先了解和協調當地大城市的物資供應情況,確保人力物力更有效分佈。

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籲捐款予緬甸

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表示,緬甸地震導致當地房屋、學校、醫院及基建設施嚴重受損,指兒童是最受影響的一群,面臨受傷、創傷、與家人失散的風險,令原本已相當困苦的生活進一步瓦解,呼籲大眾捐款

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團隊,已深入災情最嚴重的地區,並與合作伙伴和當地救援人員評估需求,並提供緊急援助;正調配80噸物資,包括維生包、醫療用品、帳篷,以及包含肥皂和消毒用品的衛生套裝等。

香港災後心理輔導協會擬派心理救援隊

香港災後心理輔導協會5月中起,將每月派出心理救援隊前往緬甸,為災民提供免費心理評估及治療服務,計劃為期一年。計劃展開的第7個月起,協會將向當地救援及非政府組織,提供災後心理輔導員培訓及督導計劃,讓當地人掌握中長期的支援技巧,減少創傷後壓力症為社會造成的問題和經濟負擔。

協會又解釋,未能馬上派員前往,是由於災區缺乏重型機器,震央附近相信要最少40日才能完成救援,比一般30日長,之後才能展開第二階工作,即是重建部分;加上災區嚴重缺乏醫療設施,有機會引致不同的傳染病和疫症爆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