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施政報告》提出檢討運動員直接資助機制,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上月公布檢討重點,本月起包括殘疾運動員在內的所有精英運動員,直接資助額增加8.3%。
體育學院副主席、立法會議員鄭泳舜在本台節目指,當局作出檢討並提高運動員的資助,體現政府對運動員的支持,亦回應市民意見。他又指,當局除了提高資助外,亦提出其餘10多項建議,包括為殘疾運動項目引入成年隊組別,也會延長運動員受傷後的休養時間等,希望檢討後可讓運動員無後顧之憂,專心比賽。
霍啟剛:應打造體育產業
港協暨奧委會副會長、立法會議員霍啟剛指,當局應將體育打造成產業,吸引更多商界支持體育發展,舉例指有本地知名地產商,願意提供資源予霹靂舞的運動員;港協暨奧委會未來兩年也會繼續優化運作,並計劃成立「奧林匹克學院」,目前已初步向有關機構提出發展意向,希望獲中國奧委會支持。
至於要如何協助暫時未獲資助的新興運動員,霍啟剛指,普遍地區的奧委會,是按奧運比賽項目的運動員成績分配資源,但奧運不一定涵蓋新興運動,認為日後可以考慮更多較科學的因素,例如運動項目未來的發展空間、年輕運動員有否優勢等。
他又指,很多國際市場希望利用香港作為「跳板」,連結大灣區,本港應建立屬於自己的知識產權(IP)品牌,擁有屬於香港的聯賽,認為香港可成為亞洲地區的體育發展中心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