奧運熱潮再引起對運動員資助的關注,體院透過「精英運動員培訓計劃」,向A及B級運動項目提供資助, 包括全職及兼職運動員的直接財政資助、醫學及食宿支援等。翻查立法會文件,在今個年度的預算,不同運動項目獲資助差距大。

屬於A級項目的田徑,獲得980萬元的資助,涉及115名運動員,即平均每名運動員,每月獲得7101元資助,是20個A級項目中資助最少;武術獲940萬資助,平均每名運動員每月資助7186元。

今屆奧運取得兩面金牌的劍擊,獲2470萬元資助,除開每名運動員每月資助超過1.5萬。單車項目的資助最多,共2900萬,平均每名運動員資助超過6.3萬。

在次一級B組項目中,13項目運動,每名運動員每月獲700至4000元資助不等。最少資助的是跆拳道,一年共200萬資助,涉及近230名運動員,平均每名每月727元。

三鐵前港隊隊員  轉職工程師

三項鐵人前港隊代表司徒兆殷在本台節目指,她2014年加入體院成為全職運動員、備戰仁川亞運,當年她24歲剛剛大學畢業,獲每月6000元資助;雖然體院包食宿,但人工不高,當需要購買跑鞋及裝備時就倍感吃力。

司徒兆殷在2014年亞洲沙灘運動會獲得首三名成績,資助有機會上調至1.3萬元,但她當時決定結束全職運動員生涯,轉職工程師。她指,如果當年資助金額能再提升,她會選擇全職訓練多幾年,指現時回想起有少少後悔。她又說,離開港隊後,繼續參與長距離三項鐵人比賽,但由於賽事並非奧運及亞運項目,因此無再加入體院,外出比賽亦不獲資助。

浸大體育系教授劉永松:將訓練資助視為人工 說法誤導

浸會大學體育、運動及健康學系教授劉永松表示,連同體院提供的訓練、裝備、比賽支援及食宿等,總計資助肯定比資助金額多,質疑將訓練資助視為人工是誤導。他又指,運動員在比賽有成績,就能逐步增加資助,如果多年來都只維持低資助水平,就要考慮是否適合做運動員。

劉永松說,精英運動員自小開始接受培訓,理應了解運動員的職業發展,指成年後才發現難以靠資助額養家的說法奇怪。他指資助當然越多越好,但不應單靠政府補貼,建議鼓勵商界投資及贊助,推動體育產業化,舉例指美國雖然奪奧運獎牌的獎金少,但靠體育俱樂部制度,吸引商界贊助及運動員拍廣告等,推動體育產業化。